师资队伍

授课老师:19人

课程介绍

《禅宗文献专题》

《禅宗语言哲学》 

《东亚佛教文献专题》

《多语种敦煌写本研究》

《佛教造像艺术》

《早期佛教叙事雕刻研究》

《近代中日佛教交流》

《佛教学学习与研究》

《佛教梵语入门》

《敦煌学研究》

《书法与佛法》

《涅槃学与佛教中国化》

授课老师:

纪华传教授

 

教学宗旨:

《禅宗文献专题》旨在通过系统而深入的学习禅宗文献,使学生对禅宗思想与实践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学习禅宗文献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于文献研究的能力和学术素养,掌握禅宗文献中的基本概念,从而对禅宗文化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教学目标:

熟悉禅宗文献的历史和背景。通过学习禅宗文献不仅要理解其中的思想内容,还需要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对于佛教发展的影响。学生将通过课程学习,熟悉禅宗文献的各个时期、流派的发展脉络,了解禅宗文献在佛教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授课老师:

聂清教授

 

教学宗旨:

《禅宗语言哲学》旨在通过深入学习禅宗语言哲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使学生对禅宗思想与语言间的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通过对禅宗语言哲学的研究,培养学生对语言哲学的探索精神和思辨能力,提升其对禅宗文化及其核心思想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禅宗语言哲学的核心概念。通过系统学习禅宗语言哲学的基本理论与概念,学生将了解禅宗思想中语言的重要作用及其与认知、体验、表达等方面的关联,以及语言哲学对于禅宗思想的诠释所带来的启示。

授课老师:

定源教授


教学宗旨:

《东亚佛教文献专题》旨在通过深入研究东亚地区的佛教文献,使学生对东亚佛教的历史、思想和文化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学习佛教文献的研读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于佛教文献的研究和解读能力,以及对于佛教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认识。

 

教学目标:

理解东亚佛教文化的历史和发展。通过对东亚佛教文献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东亚佛教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他们将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佛教文化特点,掌握东亚佛教文化的主要流派和学派,从而对于东亚佛教的历史和背景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授课老师:

高奕睿教授

 

教学宗旨:

《多语种敦煌写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学习敦煌写本的多语种特点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于敦煌写本的深入理解与探索能力。同时,通过对多语种写本的研究,强调对于语言学、文献学等学科交叉的学术追求,促进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学术视野的拓展。

 

教学目标:

理解多语种敦煌写本的研究意义。通过对多语种敦煌写本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其在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等领域的重要性与研究价值。学生将认识到多语种写本对于了解古代文化、语言演变、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推动学科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

授课老师:

李翎教授

 

教学宗旨:

《佛教造像艺术》旨在通过系统学习佛教造像艺术的相关知识和技法,培养学生对于佛教造像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通过对佛教造像艺术的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促进其对佛教文化及其艺术表现形式的继承与传承。

 

教学目标:

理解佛教造像艺术的历史与背景。通过对佛教造像艺术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佛教造像艺术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他们将熟悉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佛教造像艺术风格和特点,掌握佛教造像艺术的重要流派和艺术家,从而对佛教造像艺术的历史和背景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WechatIMG2758.jpg

授课老师:

李翎教授

 

教学宗旨:

《早期佛教叙事雕刻研究》旨在通过对早期佛教叙事雕刻的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促进其对佛教文化及其艺术表现形式的继承与传承。

 

教学目标:

理解早期佛教叙事雕刻的历史与背景。通过对佛教叙事雕刻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佛教叙事雕刻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佛教叙事雕刻的风格和特点,从而对早期佛教叙事雕刻的历史和背景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授课老师:

陈继东教授

 

教学宗旨:

《近代中日佛教交流》旨在通过深入研究近代中日两国之间的佛教交流历史与文化,培养学生对于中日佛教交流的深入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时,通过对近代中日佛教交流的研究,强调对于历史、文化、宗教等领域的学科交叉与学术探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术视野。

 

教学目标:

培养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能力。近代中日佛教交流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拓展对于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认识,增强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佛教传统和观念的理解与尊重,培养能够在跨国、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授课老师:

道悟法师

 

教学宗旨:

《佛教学学习与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对佛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佛教学领域的研究兴趣,为他们将来从事相关研究和学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掌握佛教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学习佛教学需要学习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技巧。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佛教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比较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佛教学研究的能力。

授课老师:

何欢欢教授


教学宗旨:

《佛教梵语入门》旨在通过系统学习梵语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佛教经典及相关文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通过学习梵语,促进学生对佛教文化和佛法思想的深入理解,并为将来从事相关研究和学术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梵语的基本发音规则与语法知识,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梵语的基本发音知识,包括元音、辅音规则等,使学生能够准确地阅读梵语文献和理解其发音。经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积累梵语词汇量,掌握基本的语法结构和句型,并能够进行简单句的拼写、翻译和分析。

授课老师:

高奕睿教授


教学宗旨:

敦煌学研究课程的教学宗旨是通过深入探索敦煌文化和艺术,培养学生对敦煌学领域的兴趣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学术研究或文化传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掌握敦煌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学习敦煌学的基本概念、学科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了解敦煌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思路;学习敦煌地区的历史、地理、社会背景以及文化内涵,了解敦煌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探索敦煌艺术的风格特点和表现形式。

授课老师:

明远老师

 

教学宗旨:

《书法与佛法》课程的教学宗旨是通过对书法和佛法的研究与探索,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和佛教文化的理解与欣赏,提高学生的书法表现能力和对佛法的领悟,以实现心灵与艺术的融合。

 

教学目标:

掌握书法基本知识与技巧。学习书法的基本笔画、结构、布局等基本知识,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和艺术表现能力。

授课老师:

张文良教授

 

教学宗旨:

《涅槃学与佛教中国化》这门课程的教学宗旨是通过对涅槃学及佛教中国化的研究,系统地介绍涅槃学的理论体系,以及佛教在中国的演化和影响,培养学生对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与探索,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

理解涅槃学的核心概念与佛教中国化的影响。学习涅槃学的重要概念、佛陀的涅槃意义以及相关经典的阐释,深入理解涅槃学的核心思想与教义;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传播途径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探索佛教如何在中国社会、文化和思想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招生专栏

研究生
招生简章
查看详情

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2025年秋季招生简章

640.jpeg

 

学院背景

 

2021年,在浙江省民宗委以及绍兴市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稽山书院在现有文化及学术交流的基础上,下设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与博士后工作站等研究机构。

 

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以“知恩报恩 知行合一”为校训,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国际交流为特色,与十四所国际高校建立紧密的学术合作,致力于打造一个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和会稽山人文与宗教领域的文化高地。

 

稽山书院,肇自北宋范仲淹,首任山长为当时著名学者新昌石待旦。此后群贤会集,朱熹、王阳明、黄宗羲等名师大家都曾在此讲学。

 

2014年10月12日在湛如教授等人士的倡导下,稽山书院在绍兴正式宣告复院。复院后的稽山书院位于绍兴会稽山兜率天宫和龙华寺中间的香水海畔。自2014年始,“会稽山讲坛暨文化中国讲坛”在此举行,周其凤院士、李焯芬院士、阎锡蕴院士、金东寒院士、郑晓瑛院士、叶嘉莹教授、莫言教授、楼宇烈教授、陈洪教授、湛如教授等众多国内外名师大家齐聚会稽山脉开坛讲学,重启并延续讲学之风。

 

师资构成

 

纪华传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

张文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

李   翎教授      四川大学

陈继东教授      日本青山学院
傅敏怡教授      德国汉堡大学
高奕睿教授      英国剑桥大学

野川博之教授   法鼓佛教学院

汲   喆教授      法国国立大学

聂   清教授      上海科技大学

冯国栋教授      浙江大学

定   源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
湛   如教授      北京大学
道   悟法师      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明   远老师      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教务长
姬文杰            在站博士后

华婷婷            在站博士后

刘素香            在站博士后

 

课程介绍

 

文献学:多语种敦煌写本研究、禅宗文献专题、敦煌学研究、佛教文献解析、佛教文献与写本、东亚佛教文献专题

历史学:近代中日佛教交流、中国佛教宗派问题研究

语言学:梵语、标准日语、新概念英语、禅宗语言哲学

哲学:涅槃学与佛教中国化

艺术史:佛教造像艺术、佛教艺术

宗教学:宗教社会学

研究方法论:佛教学学习与研究

艺术课程:书法、茶道、花道、香道

 

中外合作高校

 

640 (1).jpeg

 

招生信息

 

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秋季拟招录男众学僧15人。

 

报名条件:

(1)本科及以上学历(含佛教院校等同等学历),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年龄40周岁以下的出家僧人,无婚恋关系,无违法犯罪记录;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无精神病史及其他传染性疾病。

(3)有专业特长者(如艺术、建筑、外语、声乐等),可优先录取。

 

报名材料:

(1)个人简历一份(点击下载 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报名登记表)。

(2)身份证(正反面)、学历证件、戒牒(已受戒者提供)复印件各1份,近三个月内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体检报告、无犯罪记录证明(可网上开具)。

(3)提交一篇学术论文(佛教院校等同等学历本科毕业论文亦可),电子文档或纸质皆可。

 

报名方式:

向招生办德本法师提供报名所需材料,或通过快递寄送。(由佛学院导师推荐者,可到学院后补充提交。)

 

录取:

(1)提交的材料和论文经招生委员会审核合格者,由学院予以通知。

(2)合格者需到学院现场参加笔试和面试,按得分高低由学院通知予以录取。

(3)原则上自行到校报到,若有困难者可联系学院获取帮助。

 

入学:

(1)在校期间食宿、教材免费,发放冬夏僧服(校服)各两套。

(2)每人每月发放一定金额生活补贴。

(3)需遵守戒律及寺规,准时参加专业课程、上殿过堂以及学院活动,假期(含双休日)自由安排。

 

人才培养:

培养时间:三年。

培养目标:以培养佛教研究型人才为主,兼顾寺院所需实用人才。

学院特色:国际交流(择优派遣留学生、交换生),开放平台(与国内外合作高校交流互动)

 

毕业去向:

(1)在院期间品行兼优,成绩突出者,优先推荐到与学院合作的国内外十四所高校深造交流学习。

(2)在院期间学修兼优者,可留本院从事研究项目、参与课题。

(3)推荐到学院相关寺院、佛协或其他寺院场所任职。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湖塘街道兜率天景区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      

招生办负责人:德本法师:15603330668(微信同号)

秋季招生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1日。

考试日期为7月15日。

 

学院活动

 

活动回顾:

 

2023年8月12日至22日

之江问道:佛教中国化与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第六届旭日国际佛学菁英班

2023年11月10日至11日

首届会稽山青年学者研讨会 “贝叶成章  像教流布——佛教典籍的成立与传译”

2023年12月31日

2023年度会稽山院士大讲堂系列讲座“健康的觉知与践行——全生命期健康管理策略”

2024年2月29日

2024年“之江同心·正信正行”浙江省宗教中国化“金牌讲师”巡讲活动启动仪式

2024年7月3日至6日

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参访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江苏佛教院校

2024年8月2日至3日

2024会稽山青年学者研讨会“众流分合·相得无间——从部派到宗派”

2024年10月19日

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嘉宾参访

2024年10月20日至23日

2024佛教论辩会

2024年11月9日

第六届会稽山讲坛暨第十六届文化中国讲坛“天容海色本澄清——诠解人类文明中的东方智慧”

2024年12月25日至26日

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参访中共一大纪念馆、赵朴初艺术馆和上海佛教院校

2024年12月31日

2024年度会稽山院士大讲堂系列讲座“得无所得  辞旧迎新”

 

每月例行活动:

云在青天——二零二五年会稽山系列讲座

邀请国内外学者在线上开设《视觉与历史文化》系列讲座

在日本东京举行会稽山读书会,邀请在日留学生参加

 

更多活动详情请关注学院公众号: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

或访问官方网站:www.kjsfxy.com


学院环境

 

640 (2).jpeg

学院夜景

 

640 (3).jpeg

学院外景

 

640 (4).jpeg

教学楼

 

640.jpeg

图书馆

 

640 (5).jpeg

殿堂

 

640 (6).jpeg

生活区域

传统文化教育
招生简章
查看详情

传统文化教育

心静多玄妙,心安无忧恼。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皆以静为瑰宝。

 

东晋佛教僧侣僧伽提婆翻译《增一阿含经》,说“独处静坐,专意念道”为修道之本;唐代道家上清派司马承祯写《坐忘论》谈“安坐收心离境”之妙用;宋代儒家理学派朱熹告弟子郭得元“半日读书,半日静坐”为入学之道。

 

bbfe6ece35fb14233feda802271d5f7b.jpeg

 

又有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有无著和尚“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有郭郛“闭门只静坐,自是出风尘”,千古传承不断,山林树下,闹市街坊,修静者不计其数。

 

世事轮转,今日众人,或困顿于闻,一日之中各种信息纷杂,不得片刻之静以整理;或困顿于思,终日思索殚精竭虑,不得片刻之静以安神;或困顿于行,浮生多在旅途奔波,不得片刻之静以休养。

 

6c7fbc1d1c87e74c0f5f8c5648c06372.jpeg

 

为弘扬传统文化,回报社会,绍兴市柯桥区稽山书院、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拟每月下旬周末开设“观心自在”静修活动,本次为第六期,欢迎各位踊跃报名,报名方式详见后文。

 

活动信息


活动时间:2024年7月27日-7月28日(周六-周日)
人员名额:25人(10人开班)
报名截止:7月24日24:00时
报到时间:7月27日 10:00~10:50 稽山书院茶馆,请勿迟到
活动食宿:书院统一安排,标准为标间双人、素食(费用详见报名表)
活动地点:绍兴市柯桥区湖塘街道兜率天景区内稽山书院
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填表

 

fd9202d7a4573104e944d32407466baa.jpeg

▲扫描二维码报名▲

 

本期课程信息

 

7月27日10:00-10:50报到
11:00-11:20祈福
14:00-15:30讲座:心的回归
16:00-16:50静坐禅修
18:30-20:00静坐禅修
7月28日08:30-10:00讲座:天台宗的止与观
10:30-11:20静坐禅修
14:00-15:00讲座:佛法与书法
15:00-16:00讲座:书法实践指导

 

d797ffd8b716808de20b98bf4ab4513d.jpeg

 

本期导师简介


道悟:现任稽山书院(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绍兴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曾就读于中国佛学院,后赴日本花园大学攻读博士,在日期间,获仁和寺授予“御室流华道教授”(花道教师资格)、里千家授予“引次”(茶道教师资格)。

 

陈建华:笔名明远,现为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教务长,南京大学哲学博士。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理事,颜真卿书画院顾问。江苏省文促会国学委员会主任,中国佛教协会第七、第八届理事,原江苏省佛教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谛融: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教务助理,本科就读于中国佛学院,斯里兰卡凯莱尼亚大学文学硕士。

 

演亮:龙华寺弘法部,杭州佛学院本科学士。

 

咨询方式

 

普勇 15757598768(微信同号)
总务(0575)84381066


自驾路线

 

沪杭甬高速柯桥出口、杭金衢高速柯桥西(杨汛桥)出口、杭绍台高速柯岩出口下高速。先导航至会稽山兜率天景区-西山门(车牌请在报名表中填写),继续导航至终点: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

 

公共交通

 

请自行乘公交至鉴湖旅游度假区游客中心(鉴湖中学旁),换乘景区公交至 龙华寺-游客服务中心,继续导航至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步行约20分钟)。

 

(上山路线较为复杂,请注意安全)

 

稽山书院内部示意图

 

446dd9930525690688ef1f30567b35df.jpeg

 

主办方
绍兴市柯桥区稽山书院
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

 

协办方
会稽山龙华寺
会稽山兜率天景区